
点击次数:3956 次 发布时间:2015年9月15日
佛山素以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广为人知。在骄阳似火的六月,记者来到这座有着丰富文化积淀的城市,与佛山保安公司的保安员一起交流读书心得。
“企业给予保安员学习发展的空间、氛围,才能留得住人才。保安企业在考虑自身发展的同时,要重视保安员的发展。鼓励保安员多读书,多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保安员的个人追求与企业的发展目标融为一体,才能实现企业与个人发展的双赢。”佛山保安公司总经理张文强说。他1993年进入保安行业,至今已有22年,从一名普通的保安员、班长、中队长、队长,扎扎实实一步步做起,对保安服务业有着深厚的感情。据介绍,佛山保安公司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送书到基层保安班队,开办《佛山保安报》,为保安员开辟创作平台,积极联系图书馆,为保安员免费办理阅读证等,鼓励保安员培养阅读兴趣,开拓视野,多读好书。
陈波是佛山保安公司五大队二中队中队长,今年33岁的他从业已有13年了。2011年,陈波参加了广东省换装仪式,作为一名保安员代表发言,那一刻,让他深深感到作为保安员的骄傲。
二中队共170人左右,平均年龄40岁左右。作为一名保安队伍管理者,陈波平时喜欢阅读行业内相关杂志报纸,他首先关注的就是管理经验的交流,在其中吸取一些别人好的经验,可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另外,他还格外关注在书本上学习一些法律知识。他说,一线保安员在执勤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熟悉相关法律知识,会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工作时间繁忙,他养成了首先阅读职业相关知识的习惯,例如,一些杂志上纪实类的警讯、破案题材的内容,都让他有浓厚的兴趣。闲暇时间,他喜欢打牌、爬山,调剂日常工作生活。让陈波印象很深的一本书是《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重要的行为准则。陈波认为,这也正是保安员在工作中应有的心态。“人生没有任何借口”,他经常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在工作中不寻找借口,不给自己退缩、懒惰的理由。
陈波打算接下来有计划地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目前,保安队伍中有的新队员和他年纪相差较多。他说,现在明显感觉和20岁左右的队员有代沟,有时对他们的行为不理解,比如,他们喜欢玩手机,随时拿出来看,打游戏、读电子小说等。他希望能更了解他们的想法,以便沟通更加畅通。
在服装市场执勤的保安员孔祥武业余时间喜欢练习书法,他的作品还曾获得奖项。他最喜欢看书法名家的作品集。他从小就开始练习蝇头小楷,对孔祥武来说,在书法艺术中可以净化心灵,平时忙碌的生活容易让人感到无趣无味,他尤其钟情于欧阳询、王羲之的楷书,柳公权的柳体,还有李可染的山水画等,都让他爱不释手、回味无穷。
练书法的过程让人感到快乐,能沉静下来,养浩然之气。他认为,自己对艺术的感觉,一半是天赋,一半是后天兴趣的培养。孔祥武认为,书画最好的模拟对象是大自然,艺术道法自然,才是最有活力的。从打好基础性的功夫,到有创造性的发挥,形成个人的风格,他下过一番苦功夫。春节前,不少队员请他帮忙写春联,还有的队员把他写的字装裱起来挂在家里作为装饰。除了书法,他还对绘画、音乐、摄影感兴趣,有时他喜欢唱两嗓子通俗或美声。
八大队保安员陈天波受孔祥武的影响,这两年也开始练习书法。有时他在广场上用水写毛笔字,挥洒之间有种痛快的感觉。陈天波说,每天的生活循规蹈矩,需要一些爱好来调剂。生活就像行书,要挥洒自如,大方洒脱;生活态度则像楷书,要认真严谨,马虎不得。
陈天波1985年入伍,当兵4年,2009年进入保安行业,在水库岗点执勤,他已连续5年获得《佛山保安报》优秀通讯员的称号。写作的兴趣还要从他当兵时说起。在当兵期间,他对新闻报道感兴趣,参加了摄影班的函授课程,他还记得自己拍摄部队生活的图文报道第一次刊登在《佛山日报》是1988年。
他闲暇时间喜欢阅读传统经典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孙子兵法》等。尤其是每天睡前一小时,是他固定看书的时间,白天则是见缝插针,不固定时间、不规律,此外,他很喜欢朗诵七言绝句,如李白、杜甫的作品,是一种消遣,而那种情怀也影响到书法作品的创作,就像懂得乐谱的人更爱听音乐,阅读的影响会延伸到其他领域,是一种交互的作用,迷惘的感觉少了,让他越看越爱看。
陈天波所在的执勤点水库,巡逻一圈下来12公里,不论风吹日晒,他们都要骑自行车或电动车一次转上2、3个小时。水库是自来水供应的重点单位,而人们出于爱玩的心理,搬石头、在周围玩耍,很难去追究责任,只能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及时劝阻。此外,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也是一项重要安保任务。尤其是冬天,不少人会过来看夜景,涉及安全的事情格外多。有的人在水边抓苔藓、抓鱼,或想要在水库游泳,都要尽快劝离。有时候会遇到脾气大的人,不配合,反复解释半个多小时,这种情况也遇到过,甚至陈天波和队友都曾挨过拳头,他们只能忍着、躲着。对于这样的委屈,陈天波只是淡淡地说:“大多数人是理解并配合的,听不进去的是极少数人,都那样还了得。”
保安队有不少多才多艺、喜欢创作的人才。赵学亮在佛山区动物园游乐场执勤点工作,这里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每天来游玩的客人从几千人到上万人不等,安保任务重,保安班的4个人分工固定岗、巡逻岗,白班、晚班各两人,执勤12小时,两班倒。
平时,赵学亮喜欢读法律知识类的文章,读一些真实案例及法律上的解渎,还喜欢翻阅《佛山日报》上的文章。他曾经有一段时间很爱读汪国真的涛。诗歌这种题材不拘于形式,灵活,能让人放松,展开想象。赵学亮也开始用诗歌的形式表达生活、工作中的感受,为了准确地表达,他翻阅词典,反复推敲,有时候也会把一瞬间涌上来的感想,即兴地写下来,他陆续写了《夜岗》、《新岗位》、《换新装》等短诗。赵学亮说,常常是忙里偷闲看看书,像歇班的半小时,他会翻阅诗集或报刊杂志,能分散一下精力,让心情也放松下来。
赵学亮家住得近,偶尔遇到同事,喜欢找时问聚聚、聊聊,在工作中的事情上向其他班长取经。说起工作,他说最重要就是“两个确保”:确保客户单位的治安环境,确保队员人身安全。虽然一句话就概括了,可要想做到还真是不容易。他们每小时巡逻一次,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例如,动物园的外围有60米长的护栏,保安班执勤至今,已经负责加固了20余次;每当风大的时候,容易将门口粘贴的宣传画刮起来,保安员要帮忙粘贴好;动物园中间有主干道穿过,保安班担负起了往两边洒水及打扫的工作;园内现场有许多设施设备,其保管问题也是一大难题,他们和施工方反复磨合,了解工序,并约束其行为,任务繁重又枯燥。动物园有的区域正处在施工阶段,有一次下大雨,为防止过山车设施的电机引发火灾,保安班连续三班倒,冒雨保护现场设施,直到施工方关闭闸门,赵学亮才放下心来。
刘风歌是驻滨河集团监控室的保安员,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今年25岁,刚参加工作5个月。由于重点监控区域的码头在试运行当中,有二三十只船,另外内部监控9个,监控任务不轻松,要不定时查看有无特殊情况。例如,冬天周边草皮干燥,来此钓鱼的人一个小烟头就容易引发火灾,如果在监控镜头中看到有冒烟的情况,需要及时通知巡逻队员;沿线有学校,还要留意有个别调皮的学生打弹弓、扔石头等引发意外事故。
刚来岗位两个月时,一次突发的火情把刘风歌吓坏了。他接到执勤保安员的电活,离码头很近的一处草坪起火,火势猛,由于当天风大,火势蔓延得很快,保安队迅速调集了20多位保安员,灭火器作用有限,他们用笤帚、铁锨扑打火苗,神经高度紧张地扑火半小时。消防人员赶到后,火势逐渐得到了控制。这场意外以及亲身体会的现场救火的紧迫感让刘风歌感到自己工作责任的重大,安保任务不是走个过场,不是闹着玩的,是一刻也不能含糊的。长时间盯着屏幕看,一天盯下来,眼睛很疲劳,而他是监控室的主力队员,其他同事偶尔替换一下,每隔二三十分钟,他就歇歇眼睛,自我调节一下,以掌握好最佳节奏。
他平时喜欢看军事题材的书籍,印象最深的有《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我是特种兵》,其中主人公庄严当兵后的改变,给他很大的触动。刘风歌看书时很投入,很容易进入小说中的情景中,体会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刘风歌计划接下来多读一些沟通方面的书,在熟悉业务的同时,提高情商,在和别人沟通、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向同事们多学习。
佛山分公司每年都有不少大学在校实习生,程迎花是司法学校的学生,今年22岁,在保安岗位实习了近一年的时间。她说,实习期也是她进入社会工作的过程,她在实习过程中逐渐感觉到,在和陌生人沟通时有不少欠缺,多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对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都很有帮助,有时候不懂的问题,她也会上网去查,从书面上理论的知识,在实践中理解和体会。
她喜欢读文学类的作品,例如《狼图腾》,让她对知青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中描写到人和动物的关系一度很紧张,直到达成人对自然界生物的理解和尊重。这本书让她体会到,所有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人不能随意去改变环境,他们彼此间是自由、独立的。
杨金山是五大队二中队驻药业集团的保安员,他平时喜欢阅读报刊杂志,如《参考消息》、《特别关注》等,还喜欢读励志类的书,青少年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书是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认为,成长历程成就人的价值观。杨金山最近翻阅的一本书《吃亏是福》,也引发了他不少感悟。这句自郑板桥流传下来的名言,至今还常被人挂在嘴边。杨金山说,都说现在的社会繁华而浮躁,人的态度都很现实,想要多挣钱,想要更精明,可把“吃亏”当作是一种福气,不斤斤计较,淡然处之,更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一切利益至上带给人一种恐慌和空虚,而老实质朴却能使人脚踏实地,就像蜗牛一般,背着重重的壳,走得很缓慢,但却一步步走得踏实。
作为一位当兵8年的退伍军人,杨金山对军队生活有着一种留恋,第一次接触到保安行业,心里还有些质疑,但入行后在站岗、巡逻当中,他又体验到了当兵的感觉,这份工作就是对自己军队制度化生活的延伸。除了日常驻勤,他还是一名特勤队员,参与大型活动等临时任务。杨金山是河北保定人,30岁的时候落户济南,有两年时间,他时常感觉有挫折感,深感需要改变思路,设立明确的目标,不要在日复一日的执勤、训练中迷失自己。
杨金山是保安班长,班上共25人,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新员工出现情绪波动的情况,他觉得是班长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面对保安班的严格要求,有的新队员觉得条条框框太多,尤其是工作不满一年的队员,这时候如何和队员谈心,把事情聊开,关系到班队的稳定。他时常跟队员说,保安员应有“一技之长”,工作中对事情的处理方式,体现出一个人的生活修养,这都是需要磨炼的,而读书能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读书的益处并非立竿见影,而是细水流长的。
姜士新在驻通讯城执勤,保安班主要负责消防安全、外围治安、晚上商户清场等任务,他们每40分钟就巡逻一趟,遇到商户有突发问题,保安员也要及时上前帮忙解决。在社交、谈心沟通方面,他觉得在读书中能获得很多启示。不止是中国的古老文字里就有很多潜在的意义,例如,遇事易上火,两个“火”字叠起来就是“炎”字,很多大小病症也就由此而来,所以说,试试看淡,心态平和,不但处理问题会镇静、有效,对身体状况也有益处。《三十六计》这类的古书,他也会拿起来琢磨,很多古书蕴藏着太多的含义,引人深思。
由于工作较忙碌,业余时间较少,他往往是趁休息前的功夫看一会儿书。把书中的片段和自己生活经验的总结,结合起来思考,会收获不少感悟。姜士新说,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是有限的,而书籍是没有界限、疆域的。最近读过的《王永庆全传》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位著名企业家的坎坷人生、传奇故事给他带来不少启示。姜士新特别偏爱读人物文学传记,在传记作品中能获得不少动力和慰藉。